幼兒園保教觀案例PPT課件這個PPT共5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為什么有保教結合的要求,正確認識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幼兒園一日活動教師保育工作要求,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如何落實保教結合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保教結合
內容提綱
幼兒園為什么有保教結合的要求
正確認識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
幼兒園一日活動教師保育工作要求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如何落實保教結合
一、幼兒園為什么有保教結合的要求
(一)落實國家法規規定
《幼兒園工作規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要求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
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到——
學前教育對幼兒習慣養成、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幼兒園的任務——
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要求
教師在確定目標,制定計劃,組織實施各項教育活動中,要樹立教育與保育相結合的觀念,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嚴格執行幼兒園各項制度,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保教結合”。
(二)幼兒發展的需要
1、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需要
現代的幼兒教育觀念是以培養“完整兒童”為指導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必須以開發其智能、培養其情操、鍛煉其意志為目標通過多種活動的組織來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這多種活動的組織就必然包括教學活動與生活活動。
2、是幼兒年齡特點和教育性質決定的
保教結合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性質決定的,兩者相互滲透、相互結合,這種結合是自然的、有機的,不是牽強附會的。
(三)是實施“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思想的途徑
陳鶴琴先生“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思想
教育生活化是當前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幼兒的生活是教育內容的重要來源。
案例:《值日生》
值日生工作是培養幼兒生活能力的一項活動,是一種體驗生活的教育過程。
過去習慣的做法是叫幾個干活麻利、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做值日生工作,助長了部分孩子的傲氣和霸氣,也剝奪了其他孩子鍛煉能力的機會。
按幼兒的號數順序輪流擔當讓全班每一個孩子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
創設了圖文并茂的值日生專欄,包括安排表、活動目標、方法介紹、值日生職責以及評價專欄。
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分工不同的掛牌,也就是選擇當日要完成的值日內容。
離園前組織全班孩子開展自評與他評活動的同時,并讓孩子自愿選擇第二天的值日內容。
——這樣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指導值日生工作,正是保教結合得以充分體現的有力說明。
由此—— 在幼兒教育中如何貫徹落實“保教結合”原則,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在貫徹保教合一的原則中,最重要的是必須意識到幼兒保育與教育之間是一種形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系。 要求我們的保育老師和教學老師要樹立正確的保教合一的意識,全面理解保教合一的含義,在工作中形成保教各崗位之間相互依存,統一協調的關系。
二、正確認識幼兒園的保育教育(一)保教結合的問題現象
表現一:保與教在觀念上沒有真正融合
教師:
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是教師的事
保育員:
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保育工作只要保育員來管理就可以了。保育員是拖把、掃把、抹一把的“三把手”。
表現二:行為上存在割裂和分離
教師:
對于“教”的關注大于“保”的關注
保育員:
對教育工作存在畏懼心理,有“只管保、不管教”的偏向。
表現三:各自為政,互不相干。
教師和保育員力求做到“保教并重”,但在工作中表現為各司其職,互不干擾,生活銜接環節不夠緊湊,導致環節之間存在等待現象。
表現四:缺乏關系梳理和崗位分工
幼兒園一日活動流程中教師、保育員在時間、空間上合理轉換還不夠流暢、缺乏幼兒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教師、保育員必須遵循的程序、步驟或要求,活動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正確認識幼兒園的保育教育
保教結合是一個整體概念,“保”和“教”是幼兒教育整體的不同的兩個方面,同時對幼兒產生影響。
1、正確認識“保”和“教”
“保”就是保護幼兒的健康。
健康的內涵:身體方面的,心理方面,社會方面。
身體方面包括預防疾病,加強營養和鍛煉,使幼兒有健康的體魄;
心理方面是指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注重其健康、積極的情感培育;
社會方面是指培養幼兒探索環境、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幼兒不僅有與他人交往的勇氣,又掌握與他人交往的技巧。
“教”是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是指按照體、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
如合理安排幼兒的生活、鍛煉,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豐富知識經驗,發展智力、語言能力,促進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培養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個性品質等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2、重新定位保育員的角色
改變過去——
保育員重復性地從事體力工作的較多,總結反思的較少;
對幼兒包辦代替的較多,放手培養的較少;
在與教師的配合中計較埋怨的較多,相互理解的較少等現象。
這一觀念嚴重影響了保育工作的價值認同,存在著為實現“每個接觸幼兒的人都是教育者”的觀點,在重構教師的角色定位的同時,也必須重構保育員的角色定位。
保育員要深刻理解保育工作的內涵,改變保育觀念,改善保育行為。
現在——
保育員的角色已由過去的重“保”輕“教”到現在的“保教并重”
由過去的重“管物”變為側重“管人”。
改變“替代式”保育為發展性保育。
因此——
幼兒園對負責班級教育和保育的人員都應定位為“教師”,將保育和教育相互交融,更好的體現保教結合基礎上的工作側重點的不同。
3、保育員工作任務
保育員不但要管好幼兒的生活起居、生長發育,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幼兒生活中的教育問題、關注幼兒各種習慣的培養,能力的提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保育員還應該是教育幼兒的好教師,幼兒園課程的實施者、審議者和開發者,在家園共育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保育員還要積極參加幼兒園有關保育方面的課題研究,樹立現代保育觀,使自己樂于與教師一起關注研究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教養策略的研究。
保育員自己也應改變對角色的看法,應明確自己教育者的是身份上,主動參與、積極為教育活動出謀獻策。
4、教師淡化與保育員的職責界限
以“保教合一”為核心,雙方密切配合,形成教師與保育員之間地位平等,相處融洽,保教共育的關系。
一方面,教師應主動向家長全面地介紹保育員的工作,讓家長、幼兒尊重保育員,為保育員參與教育活動創造條件。
教師還要與保育員密切協作,保持溝通,共同探討教育措施,促進她們的專業成長。
另一方面,教師要有“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在關注幼兒的習慣、能力、表達、表現等方面培養的同時,也應關注幼兒的生活質量以及情緒和需要,不斷地調適自己的教育行為,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保育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幼兒園一日生活與一日活動
一日生活:按照一日生活的時間序
入園、進餐、早操、集中教育活動、運動活動、喝水、水果、游戲活動、盥洗、午餐、午睡、起床、點心、區域活動、游戲活動、運動活動、盥洗、晚餐、離園。
幼兒園一日活動——
是指幼兒在園的所有活動,也就是幼兒園課程的全部內容。包含生活、運動、游戲、學習四大形態。 生活活動:入園、盥洗、進餐、如廁、午睡 、起床、點心、水果、離園
《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常規行為細則》
是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各類人員遵循的基本的、具體的行為要求和規則。
游戲活動:
創造性游戲——建構游 戲、角色游戲、表演游戲
規則性游戲——娛樂游戲、教學游戲、音樂游戲
運動活動:早操、體育活動
學習活動: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大領域活動
(二)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保育工作的具體要求 1、入園及晨間活動
(1)熱情接待幼兒,觀察幼兒情緒是否穩定、愉快,善于發現幼兒的情緒變化,及時詢問了解誘因,盡可能幫助其排除,引導幼兒愉快的參加集體活動。
(2)觀察幼兒身體是否異常,關心其是否晨檢了。對健康狀況欠佳的幼兒和當 日要服藥的幼兒進行全日觀察,并詳細記錄在班級全日觀察記錄表中。
(3)幼兒穿、戴是否適宜。根據季節及幼兒穿戴情況,隨機進行指導教育,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4)根據幼兒興趣愛好和能力的不同,引導幼兒參與各種活動。
(5)檢查幼兒自帶的玩具,防止危險性的玩具帶入教室,確保幼兒安全。
(6)培養幼兒有條理地整理衣物。
(7)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2、集中教育活動中教師保育工作的要求
(1)認真執行教育計劃,創設便于幼兒主動觀察、操作、活動的教育環境,提供有利于幼兒健康的物質環境。如幼兒要背光坐,不能讓陽光直射眼睛;黑板不要離孩子太近,以免孩子頭昂的太高,影響頸椎;放音樂不要太響。
(2)控制集中教育活動的時間。
(3)學習的要求、內容、形式、等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4)注意幼兒用眼衛生、寫字姿勢、坐姿等習慣的培養。
3、游戲活動
(1)用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觀察、指導、評價游戲。
(2)創設和利用于教育相適應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
(3)保證集體游戲和自由游戲活動的時間。
(4)提供游戲活動需要的寬敞的場地,幼兒所需的充足材料,能滿足不同差異幼兒的需要。
(5) 避免游戲中不利于幼兒健康的行為,如把玩具放入嘴中等。
(6)教育提醒幼兒遵守規則,友好玩耍,愛護玩具,游戲后能主動收拾整理玩具、用具。
4、 戶外體育活動
(1)開展各種體育活動,保證幼兒兩小時戶外活動時間。提供安全的場地及器材,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水、空氣、陽光)開展鍛煉。
(2)根據幼兒機能與體能的發展需要安排活動,注意活動密度和強度?;顒忧皺z查幼兒的衣服和鞋子,提醒幼兒脫衣、擦汗、適量飲水、適當休息。 (3)活動中注意個別差異,對肥胖兒、體弱兒有不同的鍛煉要求。
(4)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避免運動傷害。
5 、飲水
(1)多提醒并鼓勵幼兒主動喝水,教師定時組織飲水,保證一天四次。根據幼兒活動情況及氣溫變化,提供飲水。監督幼兒的喝水量, 防止幼兒每次只喝一小口,或把水倒掉;
(2)教育幼兒不喝生水;使用自己的杯子,不混用;取茶杯時,手不碰杯口。
6 、入廁
(1)指導幼兒正確擦屁股,從前往后擦;正確穿脫衣褲,不限制幼兒入廁;
(2)隨機進行衛生常識及愛護環境的教育。
7 、盥洗
(1)培養幼兒餐前、便后及手臟時自覺洗手的習慣;
(2)教會幼兒用捋、沖、涂、搓、洗、甩、擦等方法正確洗手;
(3)監督幼兒使用自己的毛巾;
(4)教育幼兒不玩水、不浪費水。盥洗時不擁擠,保持地面干燥,便后塞好內衣。
8 、進餐
(1)創設舒適、愉快的進餐環境,餐前不做劇烈運動,不在餐前或進餐過程中訓斥幼兒;
(2)對餐點進行簡單的介紹,引起幼兒食欲,對于孩子不愛吃的菜,不要強迫進食,可以少吃一點,慢慢增加;
(3)進餐時,老師們分工合作,提醒幼兒不挑食、不撒飯菜、細嚼慢咽,飯、菜、湯交替吃,不吃湯泡飯,不剩飯;
(4)因人施教,對于體弱的孩子應先發放飯菜;肥胖的孩子應先喝湯,再吃飯菜,少盛多添;
(5)飯后讓幼兒開展一些有助于消化的活動,如5~10 分鐘的散步。
9、午睡
(1)創設安靜、舒適、通氣、光弱的午睡環境,寒冷天氣時窗戶兩頭各開一小半,夏季幼兒熟睡時,電扇只能開弱檔;
(2)教會幼兒有序脫衣、穿衣的方法,午睡中間解小便的幼兒,要為其穿上外套,以免著涼;
(3)幼兒被子、墊被對應,以防疾病的交叉感染;
(4)教師要加強巡視,觀察幼兒面色,幫助幼兒蓋好被子,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5)對于睡眠慢的,要給予個別照顧,避免影響其他幼兒的睡眠。對體弱、患病幼兒要重點照顧;
(6)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教會幼兒正確的睡眠姿勢(右側睡或仰睡)不要俯臥,不用被子蒙頭, 對個別幼兒吮吸手指、咬被角或玩弄生殖器進行及時糾正;
(7)教師在幼兒午睡期間說話、動作要輕。備課必須面對幼兒而坐。
10、離園
(1)檢查幼兒儀表,提醒幼兒帶好自己的物品;
(2)組織幼兒活動, 不讓幼兒有不安,焦慮的情緒;
(3)引導幼兒整理活動室,培養幼兒關心班上的每一樣物品,養成良好習慣;
(4)教師做好物品清理及第二天各項活動的準備。
四、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如何落實保教結合
(一)轉變認識,真正樹立保教合一的觀念。
真正的保教合一應該是滲透在一日常規保教活動中的各個環節的有機組成。
教師崗位職責中有明確的要求當班老師必須對幼兒進行細致的健康觀察和全面的生活護理。
保育老師參與較多的生活活動組織中也必須要意識到其中蘊涵的教育契機,借此來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二)雙方都要明確保教任務,積極付諸實踐。
保育員:增強目標意識、善于觀察幼兒、抓住時機進行隨機教育以提高配班水平。
充分了解教師的教育意圖,盡量保持與教師教育上的一致性,讓自己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默契配合取得成功。
例如——
開展音樂活動時,幫助老師分道具開錄音機、一起矯正個別幼兒扯著嗓子喊歌的現象。
體育游戲時,做好游戲前的準備工作、活動場地的檢查工作,以及活動中及時給孩子添減衣物;
分組游戲時,與老師一起帶孩子玩游戲;
區域活動時,與老師一起分區指導幼兒活動; 積極參加教師的教玩具制作等教學活動。
教師:
充分認識自理能力是幼兒獨立發展的前提,將其作為教育內容常抓不懈。
精通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關心生活中的孩子,留心幼兒吃、喝、拉、撒、睡等教育細節,重視幼兒生活環節中的教育,讓幼兒在保教方面獲得均衡發展作為教育目標和專業成長的需要。
(三)定期開展班務工作研究
共同制定幼兒一日生活中各環節的常規要求,共同設計一日活動方案,合作開展就餐管理等問題的研討等等。
(四)重新進行保育員角色定位
只有將保育員的角色定位于教師,才能改變人們對保育員傳統意義上的認識,才能為實現“教育生活化”奠定基礎。
(五)堅持保教并重,不斷完善評價機制。
幼兒園的評價機制對幼兒園整體工作起導向作用。因此,對幼兒園各方面的工作評價要同等重視,對保教工作的評價更應該堅持保教并重、保教結合的原則。
在評價教師的工作時,應該包含保育和教育兩個方面的工作,同樣在評價保育員工作時也要包括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兩個方面,只是保育和教育兩個方面的工作在兩者本職工作的評價體系中要分清主次,所占比例要有所不同。
讓每一位保教工作人員都會得到一個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評價,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發展的平臺,從而激發保育員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終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目
“保教結合”既是一種教育方式,又是一種崗位組合,既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又體現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求每一位從事幼兒教育的人員都應在自己的工作中貫徹這一原則,不斷提高幼兒在園的生活質量。
謝 謝 聆 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